漏泄瑶台事有无。香心密印未模糊。一编衔袖蕊珠书。
广乐既张天酩酊,模觞初闭地清娱。人间差认白鸠符。
浣溪沙 效海日楼体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 漏泄瑶台事有无。香心密印未模糊。一编衔袖蕊珠书。广乐既张天酩酊,模觞初闭地清娱。人间差认白鸠符。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 ...
陈方恪。 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
虏廷感赋。唐代。赵延寿。 黄沙风卷半空抛,云重阴山雪满郊。探水人回移帐就,射雕箭落著弓抄。鸟逢霜果饥还啄,马渡冰河渴自跑。占得高原肥草地,夜深生火折林梢。
海陵四咏 其四 小香岩。清代。许传霈。 盐宗祠石小香岩,迢递朱阑映碧杉。春去犹开花烂漫,楼深惯听燕呢喃。曲池傍榭鱼清数,洞石当门柳未芟。语罢钟声起邻寺,半林落日已西衔。
送高继伯分教湖之德清。宋代。连文凤。 此时不忍抱遗材,欲把文章扇冷灰。见说读书堂尚在,瓣香寄与谒东莱。
舟子谣四章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广州大艨艟,使得两头风。输一篷,赢一篷。后八字风,扬篷当中。前八字风,勾篷西东。上滩如天,铁人纸船。人与石斗,十钩一牵。船随石转,其软如绵。江海无津,铁船纸人。随风所督,万斛埃尘。其船坚重,铁力为身。
东阳夜怪诗。两汉。佚名。 为惭食肉主恩深,日晏蟠蜿卧锦衾。且学志人知白黑,那将好爵动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