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抵西山上冢

清明抵西山上冢朗读

阻兵卧疾负归期,扶策今为上冢儿。

一径余花初脱雨,三年枯泪尚留碑。

云风摩荡悬灵境,岩壑低昂拥故姿。

痴对松林侵竖子,栖鸦啼失夕阳枝。

陈三立
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
陈三立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愿续当年李侍郎,遗言谢世报高皇。独怜一片忠贞骨,不死沙场死法场。

()

冰霜同是岁寒心,回首江南间阔深。尚有风流何逊在,水边篱落待重寻。

()
邢参

僦却楼居恣赏春,临溪更得采香蘋。一瓢醴酒常浮月,数箧遗书不受尘。

静语未尝关世务,醉眠多是任天真。耆年无恙贫无虑,绛帐传经喜有人。

()

流尘拂还集,絜糒俨然陈。

歌吹自朝暮,君王宁复闻。

()
顾大申

一剑收秦鹿,秋风万里心。悲歌谁掩泣,壮士已成禽。

井邑新丰旧,龙蛇大泽深。残碑埋野戍,雪后此登临。

()

名山起高兴,不惜马首东。

沙边一着眼,翠光已浮空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