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有嘉树,油然发荣。岂不欲静,风挠之鸣。我思我亲,颜猊日改。
子欲养之,亲不子待。呜呼噫嚱,孔怀孔悲。山高海深,孰堪喻之。
内而九藏,外而四体。皆亲之枝,同一根柢。根既拨矣,而枝独存。
夙夜哀号,莫达九原。白杨萧萧,泉扃夜閟。我亲我思,得无蕉瘁。
亲不可见,音容是求。求之不得,血泪交流。作亭墓隅,是曰风树。
仰之瞻之,心焉孔瘁。
风树亭诗。明代。宋濂。 山有嘉树,油然发荣。岂不欲静,风挠之鸣。我思我亲,颜猊日改。子欲养之,亲不子待。呜呼噫嚱,孔怀孔悲。山高海深,孰堪喻之。内而九藏,外而四体。皆亲之枝,同一根柢。根既拨矣,而枝独存。夙夜哀号,莫达九原。白杨萧萧,泉扃夜閟。我亲我思,得无蕉瘁。亲不可见,音容是求。求之不得,血泪交流。作亭墓隅,是曰风树。仰之瞻之,心焉孔瘁。
宋濂(1310—1381)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玄真子、玄真道士、玄真遁叟。汉族,浦江(今浙江浦江县)人,元末明初文学家,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学者称太史公。宋濂与高启、刘基并称为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,途中病死于夔州。他的代表作品有《送东阳马生序》、《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》等。 ...
宋濂。 宋濂(1310—1381)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玄真子、玄真道士、玄真遁叟。汉族,浦江(今浙江浦江县)人,元末明初文学家,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学者称太史公。宋濂与高启、刘基并称为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,途中病死于夔州。他的代表作品有《送东阳马生序》、《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》等。
重九再谒靖节祠。清代。王家枢。 叠嶂南环水绕东,危亭兀立草蒙丛。茱萸未插登临后,篱菊何存感慨中。从古只闻强项贵,而今偏解折腰工。先生五斗非能浼,气运难回典午终。
舟次清口 其一。宋代。黄裳。 海岱东西六转春,投閒休说去思人。此方缘尽回头处,别有仙源可出尘。
和严道培书院韵 其一。宋代。米芾。 城头山脚旧图开,华构凌云亦壮哉。谈席昔人文献地,升堂此日豫章材。弦歌化里清风动,麟凤天南紫气来。独奈岩阿丛桂冷,幽栖不是伟长才。
感怀冬夜。明代。赵迪。 穷冬天地闭,积雪暗河关。身世随孤雁,家林隔万山。江声回积梦,灯影对愁颜。遥夜心千里,萧萧两鬓斑。
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袁说友。 虚名误壮夫,黄金变颜色。谁欤帛米谋,困此刍狗迹。安和一榻上,精神馀笔力。我欲造之深,剧谈忘漏刻。